中新社呼和浩特7月14日電 (記者 張瑋)來自河南信陽的“文物”——蓮鶴方壺,隨即便可拼出3D效果拼圖;周口拓片技藝讓國學文化“活”了起來;加納手鼓演藝奏出異域風情的樂章……
7月13日至17日,第七屆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(下稱文博會)在呼和浩特市舉辦,中外文化界齊整“花活兒”。
隨著“國潮熱”來襲,河南博物院攜“豫來遇潮”品牌IP出席,蓮鶴方壺立體拼圖、玉佩棒棒糖、豫兔兔鈞瓷盲盒等文物衍生品紛紛亮相現場,將現代國潮與中原傳統文化相結合,開辟創新“潮玩空間”。
“以宣紙緊覆在拓片上,用墨撲印,拓片上的文字和圖樣便清晰地拓印在紙張上?!敝芸谌A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的講解員杜奧杰在現場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——拓印,吸引不少游客圍觀上手。
7月14日,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的講解員杜奧杰在文博會現場展示拓印。中新社記者張瑋攝
琳瑯滿目的文物衍生文創、文物盲盒手辦等創意產品,疊加浙江雷峰塔雕版印刷互動項目,以及云南少數民族制茶烤茶現場體驗等趣味活動,各個國家一級博物館依托各自館藏文物資源,腦洞大開,集體開“秀”。
此外,數字化文化在本屆文博會中也特別吸睛:內蒙古師范大學設計學院通過移動端和基于MR混合現實展示方式,靈動呈現內蒙古的特色民族服飾及民俗文化;“數字藏經洞”讓觀眾沉浸式感受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文物背后的“鮮活歷史”……
“不虛此行!”呼和浩特民眾郭銘超在文博會上參與互動體驗IP“那世山海,又見中軸”,在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極致的視覺震撼中,他感受了北京中軸線文化的數字化面貌,及傳統“京作”的現代魅力。
而巴基斯坦鑄銅雕刻手工藝、土耳其地毯編織等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傳統工藝美術、創意設計產品,讓當地民眾在“家門口”體驗“玩轉世界”的樂趣。
7月14日,土耳其國家館工作人員向游客展示當地文創產品。中新社記者張瑋攝
本屆文博會匯聚來自上海、江蘇、山東、湖北等中國22個省(區、直轄市),及波蘭、印度、加納、泰國、土耳其、巴基斯坦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共500余家展商參展。
責任編輯:董雪婷
審核:劉海龍
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黑龍江網報料熱線:15603667008 微信同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