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黨提出了“自信自強、守正創新”的要求。中央媒體如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更好發揮作用?《光明日報》副總編輯陸先高在日前舉辦的2023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大會之報業管理模式優化與創新論壇上,結合光明日報社的實際,圍繞全媒體格局下“開門辦報”新路徑談了自己的幾點體會和思考。
內涵更新外延更廣
傳統的“開門辦報”,一方面,是指報社設有“群工部”,接收群眾來信來訪;另一方面,是指邀請專家一起主持報紙的部分內容。
陸先高舉例說,當年《光明日報》的史學、文學遺產等學術性???,曾邀請過范文瀾、翦伯贊等名家大家主持過專欄。不過,陸先高認為,在融媒體時代下,“開門辦報”則具有更為革新的內涵和更為廣泛的外延。
《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》提出,要以開放平臺吸引廣大用戶參與信息生產傳播,生產群眾更喜愛的內容,建構群眾離不開的渠道。陸先高認為,這是對辦報方式提出的新要求,是時代所需、大勢所趨,也是傳統紙媒在全媒體格局下擴大自身影響力的必由之路。
陸先高表示,《光明日報》是一份旨在團結、聯系、引導、服務知識界的報紙。在全媒體格局之下堅持“開門辦報”,對《光明日報》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。他認為,“開門辦報”,利于集納各領域智慧,為內容的專業性、權威性奠定基礎;利于凝聚各界共識,團結一切力量,筑牢思想輿論的陣地;利于創新內容生產方式,聚攏多方聲音,打造用戶黏性強、參與度高的融媒體平臺;利于報社管理和發展模式創新,探索思想文化媒體具有光明特色的發展道路。
內容生產全媒體傳播
內容為王是主流媒體的核心競爭力。多年來,《光明日報》一直在核心內容生產領域堅持“開門辦報”。
陸先高介紹,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。
在理論版面陣地上,《光明日報》特別開辟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》???,廣泛邀請各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和社科高校研究人員撰寫文章,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。迄今已刊發870余個專版、2400余篇文章。
開展大調研,由光明日報社記者廣泛聯系各地相關研究人員組成“光明日報調研組”,在《紅船初心》??餐蓪懣l整版調研報告,反映各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最新動態。迄今已走筆調研了20余個?。▍^、市)。
同時,光明日報社堅持評論內容的融合生產、全媒體傳播。
從7年前開始,光明日報社就徹底打通報、網、端、微的評論生產,建立由評論部社評室牽頭的,包括光明網網評中心、光明網輿情中心、光明日報全媒體總編室在內的評論融合生產機制,實時掌握輿情熱點,凝聚以社外專家為主的時評作者隊伍,共同傳遞光明價值觀。
陸先高介紹,目前,光明日報社網、端、微、號各評論欄目年原創稿件數量在4000余篇左右,光明日報社官微主持的“光明時評”話題累計閱讀量達13.5億,“光明微評”話題累計閱讀量達5億,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10萬+的文章當中有不少來自評論。包括評論在內的頭部內容也與商業媒體平臺開展了合作,拓展自己的傳播空間。
陸先高還特別提到,所有《光明日報》上的內容都能及時在光明日報客戶端等融媒體平臺得到體現,每篇報道、每篇文章都開通了“點贊”與“留言”功能,這種反饋機制形成了網上“群工部”,成為編讀往來的新平臺。
面向社會開放兩平臺
打造面向社會開放的內容創作發布平臺“光明號”,是光明日報社近幾年來“開門辦報”的亮點之一。
該平臺是光明日報新聞客戶端之外的知識分子聚合性平臺,邀請全國“科教文衛理”領域的企事業單位、社會團體、研究機構及專家學者等優質內容創作者入駐,共建知識分子網上精神家園。
陸先高介紹,截至目前,“光明號”已吸引了包含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孔子博物館、尼山世界儒學中心、中國音樂家協會在內的數百家優質內容創作者入駐,讓光明日報客戶端的日活用戶不斷增加、用戶黏性不斷增強。
面向公眾開放的還有一個平臺——“光明圖片”。
陸先高說,“光明圖片”具有“互聯網眾籌”性質,最早于2012年年初上線運行,是光明新聞圖片系統,經過10年的建設和運營,逐步成為一套具備完善的圖片上傳、數據存儲、審核與分發等功能的新聞圖片平臺。截至目前,該平臺累計生產攝影圖片400余萬幅,注冊攝影師2萬余人,平均每天的圖片生產量達到2000幅左右,基本滿足了報、網、端、微及子報子刊新聞的用圖需求。
建設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
《光明日報》的“開門辦報”還表現在,與高校共同設計開發了一個名為iWaes的“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”。
該系統由光明網聯合光明日報社理論部、南京大學共同設計開發,收錄了包括中央重點新聞網站、地方社科院類網站、國家高端智庫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及相關網站、教育部重點社科基地、高校研究中心、重點理論網站等150余家網絡媒體發布的原創理論文章,并在文章基礎數據之上,邀請專家進行同行評議,通過數學模型加權得出文章綜合得分。
陸先高認為,作為第三方評價體系,iWaes聚合了網絡理論文章作者隊伍,充分發揮了思想文化媒體的選優評價職能,進一步擴大了《光明日報》的影響力,也為報社事業發展拓寬了路徑。
“開門辦報”給光明日報社帶來的改變是顯著且深刻的。陸先高表示,上述舉措不僅打通了知識分子集群的“上下游”,為光明日報社報、網、端、微內容的權威性、專業性、精深性筑牢了基礎,更為全媒體格局之下辦報邏輯的深層次變革提供了例證,有利于光明日報社從根本上把握新發展理念,建設兼具主流價值和創新活力的融媒體平臺。
責任編輯:楊陽斯羽
審核:劉海龍
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黑龍江網報料熱線:15603667008 微信同號